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时指出:“党培养一个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很不容易的。这些年,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,我们很痛心”。
我们说这些落马的干部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“罪不可赦”、“罪大恶极”。甚至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曾经非常优秀。他们禁不住考验,禁不起诱惑,走上贪腐的歧途,滑向犯罪的深渊,也是一步一步、一点一点积累来的,也有一个过程。所谓“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量变是质变的前提,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。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,这就是那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最为经典的诠释。我想这个道理,作为领导干部都应该懂,都有必要懂。
让人“痛心”的事情发生了,他们自身身败名裂是必然的,问题还在于他们给国家、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。对于反腐败来说,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查人治人,而是要救人。就如毛泽东同志所言,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。古人说的好,要“防患于未然”,要防微杜渐。防,那就要抓早、抓小。在“质变”发生前的“量变”过程中,我们多做一些教育的工作,多做一些监督的工作,多做一些警示的工作,这样就可以尽量多地避免那些让人“痛心”的事情发生。
自然,我们可能会质疑“抓早、抓小”的作用,好像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。但是这是我们“治未病”的手段,绝不是可有可无,绝不是可以弃之不用。我们抓早、抓小怎么抓?我们不能忘记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”,要强化正面引导,模范引领;我们不能不提及“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”,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,要容许改过自新;我们不能不提及“蓬生麻中不扶自直,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”,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。
“抓早、抓小”就是抓源头、抓初始、抓预防。《周易》有言,“其所由来者渐矣,由辩之不早辩也。”如果不能很好地有效地“抓早、抓小”,那么让人“痛心”的事情也就难免发生。抓早抓小就可以避免“养痈贻患”,抓早抓小就可以防患于未然。
腐败的发生发展有其历程和规律,抓早抓小也是我们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。有个故事,“一县令过生,属下有人送贺礼,知道县令属鼠,于是就送了一只金老鼠。岂知这金老鼠勾起县令大人的贪欲,于是放出消息,说不久他的夫人也要过生,且夫人属牛。”我们说,没有“金老鼠”,也就不会产生“金牛”的欲望。小钱拿了,小利贪了,慢慢的也就会胃口变大,一发而不可收。抓早抓小,就要从欲念未萌之际着手着力。
“小洞不补,大洞受苦”。抓早抓小抓好了,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带病提拔;抓早抓小了抓好了,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让人“痛心”的落马。“世上没有后悔药”,抓早抓小抓好了,也就可以很好的实现“救人”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