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-山东大学纪检监察网
媒体报道

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

时间:2014-10-21 08:46:00来源: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作者:admin 点击:
        日前,省纪委常委、监察厅副厅长迟丽华在与网友的“在线交流”中提到,从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,绝大多数案件都是从小的不廉洁行为开始,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,最终酿成恶果。
  祸患常积于忽微。一些腐败分子的蜕化变质往往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从一次宴请、一个红包开始,继而胆子越来越大,贪欲越来越强,逐渐发展到贪污受贿,违法乱纪,最后成为“阶下囚”。正所谓“堤溃蚁穴,气泄针芒”,小节不慎,大节难保。
  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,不少腐败分子是从小节失守到大节沦陷。他们在反省忏悔时,发出了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悔恨,这些人最初也曾一身正气,只因为自我约束不严,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、打开了缺口。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断裂,生活上不拘小节,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,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,最终不可避免地滑入犯罪的深渊。如果当初有人能给他们早提个醒、拉拉袖子,也许就不会犯这么大的错误。因此,在惩治腐败工作当中要坚持抓早抓小,从党员干部的小事、小节管起,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,扯扯袖子、打打招呼,甚至大喝一声,促其警醒收手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,防止小错酿成大错。
  古人云:“莫以善小而不为,莫以恶小而为之。”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,应当以一些腐败分子的教训为镜鉴,以“蝼蚁之穴、溃堤千里”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举一止,从自身的生活作风抓起,从司空见惯的小事抓起,加强世界观、权力观和地位观的改造,自觉抵制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。做人做事,难免有漏洞有闪失,这不奇怪。关键是要抓早抓小,有病就马上治,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,不能养痈遗患。这样,才能做到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(清净为天下正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